我國流動人口年均增長約800萬人,根據城鎮化、工業化進程和城鄉人口變動趨勢預測,到2020年,我國流動遷移人口(含預測期在城鎮落戶的人口)將逐步增長到2.91億,年均增長600萬人左右,其中,農業轉移人口約2.2億人,城與城之間流動人口約7000萬人。“十三五”時期,人口繼續向沿江、沿海、鐵路沿線地區聚集。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,區域間經濟聯系的加強,城鎮之間人口流動將日趨活躍。
人口管理是公安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手段,管好流動人口和居民住宅,是公安基層性、源頭性的工作措施,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。加強對流動人口和居民住宅的管理,構建全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是改善全區社會治安狀況的關鍵環節,是促進和諧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可靠保障,也是保持城市文明形象的客觀要求。
現階段的人口信息采集和流動人口管理存在以下困難:
主動來派出所進行租房登記的流動人口不多,要及時登記流動人口比較困難。漏登的現象依然存在,這是客觀上不可避免的;
需求點:需要出入控制,先登記信息才能入住和正常進出,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好管控。
流動人口流動性較大,頻繁更換工作崗位和住址,要做到流動人口信息及時錄入和及時更新非常困難,造成人口信息不準確、跟蹤度差;
需求點:需要跟蹤人員位置信息,做好管控。
各流動人口管理系統獨立運行,形成獨立的信息孤島,流動人口基礎數據不能匯總進行綜合利用;
需求點:
數據需要匯總,需要統一管理平臺對接。
派出所警力不足,在開展流動人口的調查統計上存在困難;
需求點:需要預警機制,通過大數據監控,減輕人力配置。
流動人口聚集地因人口密集,管理存在盲區,常成為不法分子的滋生地,入屋盜竊等刑事案件時有發生,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得不到有力保障;
需求點:非法出入報警,及時防范。
傳統門禁系統只能被動防范,實質上做不到預警,不能及時預防犯罪。
需求點:監控報警機制,通過“手機身份證”檢測平臺檢測數據,構建轄區居民“手機身份證”大數據庫,作為互聯網+新型治安防控的基石。
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躍發展及國家對“互聯網+”、“智慧城市”建設的大力支持,通過大數據推動全國社區和出租屋門禁系統建設,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相關數據信息資源,維護社會治安穩定;通過聯網、聯動,對系統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和后臺管理,為公安機關偵查破案、治安防范、社會管理和其他政府部門提供技術支持,促進安全保障高效化,加快民生服務普惠化。
新型智慧社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”運用“互聯網+”的全新理念,全面整合社區公共服務資源、社會機構服務資源、社區商圈商業資源,以社區為基礎、家庭為中心、便民服務為宗旨,建設一體化的新型智慧社區工程。
基于智慧網格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網格專屬模塊,實現網格地圖劃分、社情民意管理、基礎信息采集統計、網格隊伍管理、網格要素信息統計等功能;根據社情民意管理需求,建設事件信息管理系統功能,規范事件采集登記、流轉辦理、督查督辦、統計分析等功能,提高各級各部門處理群眾反饋事項和辦事效率;與已建成的地圖系統,形成地圖綜合應用平臺,直觀展示人口、房屋、事件、部件等信息,實現分類查詢。能夠在地圖視角下增刪網格并顯示網格,登記、管理、顯示房屋信息、基礎設施、樓宇院落、物業信息。